放射性定年原理示意圖 基本上,具有時間規律性的現象都可以用來計時,不過,面對漫長的地球歷史,如果沒有這些非線性衰減的放射性同位素,咱們可就很難去計算(測定)岩石年齡呢!

關於放射性元素定年原理的示意圖有很多種畫法,就南一版高中基礎科學上冊第一章課本內所放的這張來說,同時將母元素(不穩定、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,例如碳-14)隨著時間遞減與子元素(由母元素蛻變而成的穩定同位素,例如碳-14蛻變而成的氮-14)同時遞增的特性,利用綠色曲線與縱橫坐標可以解讀到這種非線性衰變的特質與結果。

放射性定年原理示意圖  如果綠色曲線是斜直線,那麼只要時間夠長,母元素就會全數蛻變成子元素(抱歉,關於原子核的蛻變原理,就留給理化老師去說明吧!),譬如一根燃燒均勻的線香,假使一個小時可以燃燒完畢,那麼經過半個小時燃燒,就會只剩下一半長度,再經過半個小時,全部燒完。像這樣的線性衰減,如果我們無法看見它開始燃燒到結束燃燒的過程,不能只憑藉著一根這樣的線香完全燒完留下的灰燼,就斷定時間從它開始燃燒到我們看到灰燼只經過一個小時,因為,它可能在我們看見灰燼之前早就燃燒完畢(也就是只能確定它開始燃燒的時刻距今「至少」一小時)。像放射性元素衰變這種指數對數函數(再次抱歉,這留給數學老師介紹了,在高一上學期數學),不論經過多久,母元素都會有殘餘,藉由測定母元素和子元素的含量,就可以推測母元素何時形成(也就是含有這種母元素的岩石標本形成年代)。

從放射性元素衰變曲線,可以得到幾個概念:

  1. 母元素每經過1個半衰期,會剩餘原來的1/2,經過n個半衰期,會剩餘原來的(1/2)的n次方。
  2. 母元素減少的原子個數(或質量),都是變成子元素,所以(母元素+子元素)的總量始終保持定值(不管是原子個數或質量),一般用比例來說明,譬如,母元素剩餘原來的1/8,那麼子元素就會佔全部母子元素總和的7/8。(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,放射性定年時不能只測定母元素的殘餘量,也要測量子元素的含量)
  3. 曲線上的任何一點,可以用來讀出經過的時間和母子元素含量比例,譬如經過n次半衰期後,母元素剩餘比例為x,而子元素增加的比例為y(都是和最初的母元素總量相比),而且,(x+y)=1。
  4. 經過10次半衰期後,母元素僅存原有含量的1/1024,含量已經微乎其微(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本來就不多呀),這是目前用放射性元素定年的極限。所以,半衰期較短的放射性同位素沒辦法測量太古老的標本(譬如碳-14的半衰期不到6,000年,定年極限大約是60,000年),也就是說,年代久遠的岩石標本必須用半衰期較長的元素定年(對,我們怎麼會一開始就知道這岩石該用哪種放射性元素定年才合適呢?我也不知道。)

試試看這樣的「簡單」考題:如果某個標本經由測定放射定元素得到母元素和子元素的質量比(或原子個數比)為1:9,那麼,這個標本形成至今歷經大約多少次半衰期?(當然,咱們還是先假設標本沒有受到汙染或其他因素增減母子元素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景女地科 的頭像
    景女地科

    景女地科行動學習網

    景女地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